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朱全斌:韩良露离去前说「你要有一起吃饭的人」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韩良露射手座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与生俱来的上升星座朱全斌:韩良露离去前说「你要有一起吃饭的人」太阳星座代表我们是何种英雄,而上升星座则是必须进行这场英雄之旅的方式。——丽兹·格林
《与生俱来的上升星座》,这个题目仔细想想是很有问题的,星盘上的信息,有哪个不是在出生时刻便确定下来的呢?但强调上升星座的“与生俱来”似乎很重要。在大部分人的日常闲聊中,除了太阳星座,提的最多的似乎就是上升星座,马东在对谈中说自己的上升是射手座,记者也会在采访李宇春时提到她的处女座上升。对于上升星座,大众有很多误解,最流行的说法是,人在长到三十岁后,会表现得越来越像他/她的上升星座,它在三十岁前似乎是影响甚微的。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但它却和“上升星座”本身的涵义相去甚远。在占星学中,上升点是一个人诞生时就明显表现出来的样貌,它和太阳星座、月亮星座共同构成个人星图中重要的“三驾马车”。
我们出生、吸入第一口空气时,在产房所处的东方,沿着地平线延伸开来,出现的星座便是上升星座,地平线和上升星座相交的精确度数被称为上升点。上升点不是行星而是一个虚点,它和我们出生时的东方地平线指向的位置有关,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经验紧紧相连,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世界便随身带着的标记。
许多资料显示,一个人的上升点会反映他/她出生时的状况,比如母亲的生产情况、是否带着父母的爱来到这个世界、出生时的家庭经济条件,这些都能从与上升点密切相关的星盘信息反映出来。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很庞杂,无法用简单语言叙述,但从中可以得到的启发是,上升点是一个人出生时所有状态的反射。
笼罩在上升星座的色彩下,我们开始了人生旅程。在成长中,我们慢慢了解自己,逐渐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什么事情会让我们真正的快乐或悲伤,每个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了解这些(也可能一辈子搞不清)。而上升星座的色彩,便是我们与外在世界的过渡,是整栋房子的大门,我们通过这扇门走向外面的世界,而外界也通过这扇门进入我们的领地。
苏·汤普金斯——"我们会透过上升点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会透过它来观察我们。你不妨想象戴上了一副蓝色镜片的眼镜,当你透过这副眼镜看世界的时候,外面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带点蓝色调,而别人看你也会觉得你带有蓝色调。你可能未察觉到别人也一样在看这个世界,而且由于他们也是透过不同颜色的镜片在看世界,所以看到的东西和你不太一样。”
还有很多有趣的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长相外貌反映了上升星座的特征,比如上升天秤的人长得美貌、上升金牛的人拥有一副迷人好嗓音等等。人的外貌是由多重复杂因素决定的,除了上升星座,上升星座的守护星、上升点附近的行星、星盘上其它被强调的能量都会影响人的外在形态。但多不胜数的结论也告诉我们,上升星座确实和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有关。
史蒂芬·阿若优——“另外有一点可以说明上升点与肉体的联结:肉身建构出了你当下的物质环境。当我们诞生下来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身体以及母亲的身体组成了早期的整个生存环境;虽然长大之后我们会比较认同自己的身体而遗忘了早期的环境,但身体仍然是我们环境里的主要部分。这就是为什么上升点经常会拿来跟早期的环境联结的原因,因为我们与外在世界的接触,多半是通过跟上升点的相应而达成的。我们的身体(上升点)将外在环境纳入我们的存在之中,因此上升点决定了我们将如何看待周遭的环境,以及成长之后会以什么态度面对外在世界。”
和朋友相处时常会发现,每个人在熟络前后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我们常用“认生”、“自来熟”形容一个人在陌生社交场合的表现,这便是我们上升星座的展现方式之一——面对新经验时的风格。大家带着各自的墨镜看彼此,大眼睛、小眼睛、单眼皮、双眼皮、眼睛的形状和颜色,通通看不到。然而,我都常常请你到家里做客了,戴着墨镜多见外,各自摘下来,才看到彼此真正的样子和眼里的光。
霍华德·萨司波塔斯——“上升星座不光能揭示诞生那一刻的情境,也代表着任何我们必须“开始做某事”时所呈现出来的与生俱来的期许和意象。上升星座也代表我们进入不同的人生阶段或领域时呈现出来的风格和态度。无论何时,当我们感觉如同新生或是接触到一种新的领域或经验时,都会唤起上升点或是第一宫的特质。每一个新开始都会与出生时的特质产生共鸣,回忆起类似的议题和关联。例如,上升点在摩羯座的人或是土星与上升点合相的人,不只是在诞生时会退缩迟疑,在进入人生任何一个新阶段时,也会抱持同样的态度。”
上升星座不仅和我们的真实诞生有关,当我们碰到每一个新情况和新经验,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心理层面上的,我们的第一反应都和上升点融合,这种类似于“应激反应”的“本能”,从出生起便伴随着我们,直到生命结束,它一直在,且不会消失,而我们自己能决定的,是能否用更成熟的表现呈现它的积极而不是消极面向。比如一个上升白羊的人,他/她小时候可能给人以鲁莽、暴躁、任性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打磨,上升白羊学会用活泼直率的态度、有勇气的展现自己。
在上升星座的流行看法中,除了极为离谱的“三十岁后的样子”,“人格面具”的形容是比较准确的。我们很容易把“面具”看成不好的词,因为它似乎和“伪装”、“不真诚”挂钩,我们讨厌油嘴滑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不喜欢有人带着浓重的“社会气”,但上升星座代表的“人格面具”并不是贬义的。
丽兹·格林认为上升点和荣格的人格面具概念有关——“如同希腊悲剧演员所戴的面具一样,人格面具乃是一个人向外界表述出来的自己;透过这个刻意培养的精神面相,他会按照多年发展出来的态度,向外界宣告他的角色。人格面具就像上升点一样不容易被意识到,除非此人已经成熟到某种程度。理想上,这种角色应该是此人最佳和最有效的面向,而且这张面具也不能戴得太紧,如此才不至于过于认同它。”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多重面向,如果把这么多面向都纯粹的表现出来,大概我们的父母、爱人、朋友就要被吓死了——想象一栋房子如果没有大门、或是大门很多是什么感觉吧。而上升点,充当着这个重要的“门面”角色。
斯蒂芬·福里斯特——“我们都拥有社会身份——‘人格’,并且我们需要它,没有它我们就只能睁大眼睛望着天空。那些面具,不管是什么形式,都由上升来创造。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跟世界友好互动,散发着自信和稳重,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拥有完美面具的人。”
无论是面对新环境的风格态度,还是人格面具,都和“与外界的相遇”有关,但为什么每次面对新经验时,上升点都会影响我们?谁都不可能知道或记得自己的出生经验,当然也不会承认它对我们产生作用。不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潜意识是能够储存我们想象不到的经验的,包括拥有记忆之前的事情和经历,都会隐藏在潜意识中,在合适的时机环境下,潜意识被触发,显现在我们的显意识里并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
梅兰妮·瑞哈特——“上升与新的开端以及跨越大型门槛有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关系、大型新计划。了解我们出生的情况可能是有用的,因为当我们赋予某些事物新生命时,可能会重演这一切......我们通过“生死攸关”之际来到世上,也就是诞生。即使是相对简单的出生,有时候对母亲与新生儿也可能充满危险性,这种脆弱性被深刻烙印下来,停留在上升;因此,这是我们开始想要在世界上留下痕迹之旅的起点,它可以是我们推自己出去,或者也可能被推了出去。”
可见,上升更多是与我们早年的人生经验有关,并在早期生活得到极为丰富的展现,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三十岁后的样子”,这个说法大概是从人格面具理论衍生出来并被误用了吧。上升星座是我们“看起来像”的样子,比如“看起来像射手座”和具备太阳射手座的意志是完全不同的。
上升星座的目的是更好为我们自己的内在意志服务,而不是取代它。如果一个人年纪越大越像他/她的上升的话,表示当事人被环境制约了,外界世界决定了他/她的样子,当事人失去了自我——“如果我们在三十岁以后还戴着上升的社会面具的话,日子或许比较好过,但也意味着这样我们就不会有机会去发展个人星图中最重要的生命黄金——个体化的完成。只靠着一个上升面具而隐藏、压抑太阳的能量,就不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毕竟上升并不是你的活力来源,上升只是你扮演的一个姿态。”(韩良露)
三十载夫妻情深、朝夕相伴,被挚爱留在人间独活,要如何活出第三人生?作家韩良露逝世三年,其夫婿朱全斌写作《谢谢你跟我说再见》一书,以笔记录自己的身心与性灵,逐渐由悲伤走向新生的喜悦。
提到韩良露,大家总是会说:「喔,那个美食作家!」好像她跟吃总是连在一起,虽然她写作的范围极为广泛,也做过爬格子以外的其他事,但是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饮食。
我们是一对吃货
我们认识并且熟稔起来,其实也跟吃有关。那是八○年代初,我刚自美国念完书回来不久,当时台北的西餐厅仍不多,多半是像中心餐厅、香港西餐厅跟大华西餐厅这类上海式西餐,比较受俄罗斯的影响。美国食物大概只能以福乐西餐厅为代表,在麦当劳尚未引进时,那里的汉堡、薯条跟奶昔很可以满足大家对美国的向往。
在她的朋友圈中,我算是比较有美国饮食经验的,穿着打扮还是一副留美学生的样子。她说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我总是穿着牛仔裤、T恤衫配一件连帽外套,而脚上竟然还踩着一双厚底的荷兰木屐,这就是当时美国大学生常见的打扮。上升射手座的她,本来就对异国事物好奇,因此很喜欢接近我,何况我还做过美式的BLT(培根生菜番茄三明治)给她吃。我从小就是个「吃货」,没想到她比我更贪吃,我的八字中有食神坐命,而她比我还厉害,竟然有两个食神。
吃可以启动韩良露的动能,在我们还只是普通朋友的时候,有次她听说我的高中同学会,将在当时台北稀有提供欧式自助餐的香欧西餐厅举行,就赖著一定要跟我去。结果当大家第一盘才刚吃完时,她已经在吃第三盘了,看得我的同学们啧啧称奇。另一回,我跟几个小学同学聚会,她也要跟,我因为另外有事,没空跟他们共餐,而她明明跟我同学不熟,在我离开后居然还继续留下来,除了对他们的故事好奇,最主要也是为了可以去没去过的餐厅尝鲜。
我们不但一样爱吃,两个人的口味还很接近。选餐厅吃饭很少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而往往心里想点的菜也都一样。她跟我说,她的前男友不爱吃东西,所以之前跟他一起吃完饭,自己都还要找个地方补打牙祭。跟我则不但可以一起享受美食,还可以绕着吃的话题聊个不停。我们真是一对吃货。
关于朱全斌:韩良露离去前说「你要有一起吃饭的人」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